热门关键词: 复合式盐干湿试验箱 双开门恒温恒湿试验箱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 IP56淋雨测试箱 氙灯老化试验箱
新能源汽车进行复合盐雾交变试验(如循环腐蚀试验CCT)的核心原因在于其使用环境更严苛、材料系统更复杂、安全要求更高。传统中性盐雾(NSS)的单一稳态腐蚀模拟已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验证需求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1.高压系统风险
1.电池包(400V~800V高压)、电机、充电接口等关键部件一旦因腐蚀导致绝缘失效,可能引发短路、漏电、起火等严重事故。
2.盐雾中的氯离子渗透会加速高压接插件金属端子的电化学腐蚀。
2.轻量化材料的脆弱性
大量使用铝合金车身、镁合金支架、碳纤维复合材料等,这些材料在盐雾+湿热环境下易发生:
电偶腐蚀(异种金属接触,如钢螺栓连接铝支架)
缝隙腐蚀(电池包密封结构)
层离腐蚀(复合材料界面)
3.热管理系统的敏感性
电池冷却板(铝质)、冷却液管路(金属/橡胶接口)在盐雾环境中易被腐蚀堵塞,导致热失控风险。
4.智能化部件的失效隐患
雷达、摄像头等传感器表面盐结晶会干扰信号;
线束接插件腐蚀可能导致自动驾驶功能失灵。
传统NSS试验 | 复合盐雾交变试验(CCT) |
---|---|
持续喷洒5% NaCl溶液(稳态) | 模拟盐雾+干燥+湿热+低温多阶段循环 |
仅模拟单一海洋大气环境 | 还原融雪盐+酸雨+高温高湿+道路溅射的综合场景 |
腐蚀机制单一(Cl⁻电化学腐蚀) | 叠加干湿交替腐蚀、温度应力腐蚀、冷凝水渗透 |
无法暴露材料疲劳失效 | 通过温度/湿度循环诱发微裂纹扩展和涂层附着力下降 |
2.暴露系统性失效模式
1.电池系统:盐渗入导致电芯壳体腐蚀漏液、BMS电路板离子迁移短路;
2.电驱动系统:电机轴承盐蚀卡滞、逆变器散热器腐蚀堵塞;
3.车身结构:铝合金门槛梁电偶腐蚀断裂、碳纤维电池托盘层间剥离。
1.国际标准:ISO 19453(电动车高压部件环境要求)、IEC 60068-2-52(CCT方法)
2.中国标准:GB/T 28046.4(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)、GB 38031(动力电池安全要求)
3.车企标准:如大众PV1210、通用GMW14872等均要求CCT测试。
1.盐雾喷洒4h
2.干燥2h,60℃
3.湿热贮存2h 95%R.H,50℃
4.低温贮存2h -30℃
▶️ 每个循环8小时,持续30~90循环,测试后需验证:
1.材料选型优化
通过CCT试验发现:某车型铝制电池箱体与不锈钢螺栓接触处腐蚀速率比纯盐雾快3倍,最终改用钛合金螺栓+密封胶填充方案。
2.防护工艺改进
电机控制器经CCT测试后芯片引脚腐蚀,增加纳米涂层三防漆后通过验证。
3.寿命预测校准
CCT 60循环 ≈ 实际使用5年(基于中国沿海城市道路数据建模)。
新一代测试已融合更多应力因素:
振动+盐雾:模拟颠簸路况下的腐蚀疲劳(如电池支架断裂)
电流+盐雾:高压系统带电状态下的电解腐蚀加速
UV老化+盐雾:外饰件涂层的光化学降解协同腐蚀
复合盐雾交变试验是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核心防线,它用科学手段提前“预演”车辆在残酷环境中的失效场景,为高电压、轻量化、智能化的新一代汽车筑牢生存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