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关键词: 复合式盐干湿试验箱 双开门恒温恒湿试验箱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 IP56淋雨测试箱 氙灯老化试验箱
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的接地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、测试数据准确及人员安全的核心环节,需严格遵循电气安全规范和设备特性要求。以下从接地系统分类、核心注意事项、常见误区与排查三个维度,详细说明关键要点:
一、先明确:试验箱需两类接地,缺一不可
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因涉及高功率加热 / 制冷元件、精密温控电路及水路系统,需同时满足 “保护接地” 和 “信号接地”,二者功能不同,不可混淆或共用。
| 接地类型 | 核心作用 | 连接对象 | 
|---|---|---|
| 保护接地(安全接地) | 防止设备外壳漏电导致人员触电,或漏电引发电路烧毁 | 设备金属外壳、压缩机外壳、加热管金属支架、水路金属管路 | 
| 信号接地(工作接地) | 抑制电磁干扰(EMI),保证温控传感器、PLC 等信号稳定,避免测试温度 / 湿度数据漂移 | 温控传感器信号线屏蔽层、PLC 信号端子、数据采集模块接地端 | 
							
							二、核心注意事项:从 “接地前” 到 “运行中” 全流程把控
1. 接地前:基础条件必须达标
									接地电阻值严格限定
									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需≤4Ω(依据 GB 50169《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》),信号接地电阻需≤1Ω(精密设备信号抗干扰要求)。若现场土壤电阻率高(如干燥沙土),需增加接地极数量(如采用多根镀锌角钢并联)或使用降阻剂,确保电阻达标。
									接地线规格不可随意选择
									接地线需采用铜芯绝缘导线(导电性、抗腐蚀性优于铝线),线径需匹配设备额定电流:
设备额定电流≤10A:接地线线径≥1.5mm²;
设备额定电流 10-30A:接地线线径≥2.5mm²;
											大功率设备(如 1350L 以上箱体,额定电流>30A):接地线线径≥4mm²;
											信号接地线需额外使用屏蔽线(如 RVVP 屏蔽电缆),屏蔽层单端接地(仅在设备端接地,避免形成 “地环流” 干扰)。
									接地极与接地网规范施工
									接地极需采用镀锌角钢(规格≥50mm×50mm×5mm,长度≥2.5m)或镀锌钢管,垂直埋入地下≥0.8m(冻土层以下,避免冬季土壤冻结导致接地电阻骤升);若为多台设备共用接地网,需采用镀锌扁钢(厚度≥4mm,宽度≥40mm)将各接地极连接成网,确保接地电位一致。
2. 接地中:连接方式杜绝 “隐性风险”
									严禁 “串联接地”,必须 “并联接地”
									所有需要接地的部件(外壳、传感器、管路等)需分别独立连接至接地干线,再由接地干线统一连接至接地极,不可将多个部件 “串联” 在同一条接地线上(串联会导致接地电阻叠加,某一节点松动时所有部件失接地)。
									连接点必须 “牢固、无氧化”
									接地线与设备接地端子、接地干线的连接需采用铜鼻子压接 + 螺栓紧固(螺栓规格≥M6,配平垫、弹垫防松),不可仅靠导线缠绕;连接前需用砂纸打磨接地端子和铜鼻子表面,去除氧化层和油污,必要时涂抹导电膏(防止后续氧化导致接触电阻增大)。
									区分 “保护地” 与 “信号地”,避免共地干扰
									保护接地干线与信号接地干线需分开铺设(间距≥10cm),最终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接地极(或同一接地网的不同节点,但需保证两点间电位差≤0.1V);严禁将信号接地线直接接在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端子上,否则设备外壳的微弱漏电会通过信号线干扰温控系统,导致温度显示偏差(如实际 30℃,显示 28℃或 32℃)。
3. 运行中:定期检查与维护不可少
									定期测量接地电阻
									每季度(尤其雨季、冬季后)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(如 ZC-8 型)检测接地电阻,若发现保护接地电阻>4Ω、信号接地电阻>1Ω,需立即排查:是否接地极腐蚀、接地线松动、土壤干燥导致电阻升高,及时更换接地极或补充降阻剂。
									检查接地线与连接点状态
									每月目视检查接地线是否破损(尤其靠近设备压缩机、风机的部位,避免振动磨破绝缘层)、连接螺栓是否松动(设备运行中振动可能导致螺栓松脱);若发现接地端子氧化、铜鼻子锈蚀,需重新打磨并紧固。
									特殊场景:潮湿环境额外防护
									试验箱本身涉及 “湿热” 功能,周边环境湿度较高,需对地面的接地干线和接地极引出端做防腐处理(如涂刷环氧树脂漆),避免接地系统因潮湿腐蚀失效;若设备放置在一楼或地下室,需在接地极周围铺设碎石层(防止雨水浸泡导致土壤电阻率波动)。
									 
									
									恒温恒湿箱示意图
三、常见误区与风险警示
									误区 1:用 “零线” 代替 “保护接地线”
									部分用户图省事,将设备接地端子接在电源零线(N 线)上,这是严重违规操作:若零线断路,设备外壳会带上 220V 火线电压,直接导致触电事故;且不符合 GB 7251.1《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》中 “保护接地与零线严格分离” 的要求。
									误区 2:多台设备共用一根细接地线
									若多台试验箱(或其他大功率设备)共用一根线径不足的接地线,当其中一台设备漏电时,接地线会因电流过大熔断,导致所有设备失接地,扩大安全风险。
									误区 3:信号接地 “两端接地”
									若将传感器屏蔽线的两端(设备端 + 控制柜端)都接地,会形成 “地环流”(两端接地电位差导致电流循环),反而干扰温控信号,出现温度 “跳变” 或 “漂移”,影响测试数据准确性。
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的接地需围绕 “安全(保护接地)+ 精准(信号接地) ” 双目标,从接地电阻、线径、连接方式到定期维护,每一步都需符合电气规范。若现场不具备独立接地条件(如实验室装修已完成,无法新增接地极),可联系设备厂家提供 “定制化接地方案”(如使用移动式接地极),切勿自行简化接地流程,避免因接地问题引发设备故障或人员安全事故。